带你认识RO反渗透一级和二级的区别
2024-11-26 来自: 四川乐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:634
RO 反渗透中的一级和二级在多个方面存在明显区别,具体如下:
一、系统结构
一级反渗透系统通常由原水箱、原水泵、多介质过滤器、活性炭过滤器、软化器、精密过滤器、高压泵和反渗透膜组件等组成。结构相对较为简洁,设备数量相对较少。
二级反渗透系统在一级的基础上增加了中间水箱和增压泵等设备。中间水箱用于储存一级反渗透的产水,为二级反渗透提供稳定的水源;增压泵则为二级反渗透提供更高的压力,确保水能顺利通过二级反渗透膜进行深度处理。
二、工作原理
一级反渗透主要依靠压力差为动力,使水通过半透膜而盐分等杂质被截留。原水在高压泵的作用下被压入反渗透膜组件,膜组件中的反渗透膜具有选择性透过的特性,只允许水分子通过,而将大部分的溶解性离子、有机物、细菌等杂质阻挡在膜的一侧,从而实现脱盐和去除杂质的目的。
二级反渗透是对一级反渗透产水的进一步深度处理。一级产水进入中间水箱后,由增压泵加压至更高的压力,再次进入二级反渗透膜组件。由于一级产水中的杂质含量已经较低,二级反渗透可以更快地去除残留的少量盐分和其他微量杂质,进一步提高产水的纯度。
三、工艺流程
一级反渗透流程为:原水→原水箱→原水泵→多介质过滤器→活性炭过滤器→软化器→精密过滤器→高压泵→一级反渗透膜组件→一级产水箱。
原水首先会进入原水箱进行储存,然后通过原水泵提升压力,依次经过多介质过滤器、活性炭过滤器和软化器等预处理环节,去除原水中的悬浮物、有机物和硬度离子等杂质。
预处理后的水再经过精密过滤器进一步过滤细小颗粒,最后在高压泵的作用下进入一级反渗透膜组件进行脱盐处理,产水存入一级产水箱。
二级反渗透流程为:一级产水箱→增压泵→二级反渗透膜组件→二级产水箱→后续处理(如 EDI 装置等)。
一级产水在中间水箱暂存后,被增压泵提升压力,进入二级反渗透膜组件进行再次脱盐和深度净化。
二级产水存入二级产水箱,可根据需要进一步进行后续的精处理,如通过 EDI(电去离子)装置进一步去除微量离子,以满足更高纯度的用水需求。
四、产水水质
一级反渗透产水脱盐率一般在 95% - 98% 左右。产水中仍含有少量的盐分、微量有机物和少量细菌等杂质,电导率通常在 10 - 100 μS/cm 之间。
二级反渗透产水脱盐率可达 99% 以上。产水水质非常纯净,几乎不含盐分、有机物和细菌等杂质,电导率通常在 1 - 10 μS/cm 以下,甚至更低。
五、应用领域
一级反渗透产水可用于一般工业用水,如循环冷却水、锅炉补给水等;也可用于一些对水质要求相对较低的生活用水处理,如小区直饮水设备的预处理环节。
二级反渗透产水主要用于对水质要求极高的领域,如电子芯片制造、制药行业的注射用水、实验室用水等。在这些领域,对水质的纯度要求非常高,二级反渗透能够提供满足其严格要求的高纯度水。